第(2/3)页 本质上来说,所谓的国家能力,就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、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。 其中汲取财政能力、合法化能力以及强制能力,都离不开对基层的掌握。 那么趁着这个机会,步步打破封建地主、乡绅对农村的垄断,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,就是最好的选择。 因此总的来说,赵骏要做的事情,一是目光长远,把科技发展,普及基础教育,改变人的思想观念,当作未来的百年计划。 二是树立农会这个与地主乡绅阶级对立面的组织,通过官府的扶持和帮助,加强农会对农村的掌握,朝廷再通过农会,让农会贯彻朝廷的意志。 如此环环相扣,就能把曾经远离中央控制,所谓皇权不下乡的民间基层与上层联络起来。 中间唯一要考虑的问题,就是官府能否与农会紧密联系在一起,而不是官府被地主乡绅贿赂,造成农会形同虚设。 这就考验监管力度。 对于这一点赵骏不担心,监管力度大小往往在于最高掌权者。 明朝朱元璋时期监管力度就极大,之后的皇帝慢慢开始松懈,才造成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**。 而赵骏现在才35岁,不出意外的话,他还能执政至少30-40年,甚至50年也说不定。 如此漫长的时间,足够他把政治监管完善,并且常态化。也足够培养几个一直能贯彻他意志,把他的思想传承下去的接班人。 所以赵骏对大宋的未来发展还是非常乐观。 他在三月二十九日离开了临城,继续北上,每到一地,先在地方上暗访一日,若发现贪官污吏、乡匪恶霸、压迫陋习,都要进行严惩。 若是地方官吏做得不错,他就会进行表扬。然后召集当地官员以及农会成员,一一讲解破除陈规陋习的思想。 虽然他也可以以后回到中央再直接发布政令,但这中间毕竟隔了很多层,中央的意志不一定能贯彻落实到位,比起赵骏亲自讲解,效果会差许多。 唯一的问题是,由于每到一地就要在当地开展这方面的思想工作,导致耽误了不少时间。 原定是直接北上到幽燕,以平均每天20-30公里的速度,横跨整个河北平原,行程约六百多公里,一个月内就能抵达。 但现在每在一县就要多耽误一天,行程自然也慢了不少,等他到幽燕的时候,基本上也已经是四月下旬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