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六)推拿按摩疗法的点穴与选穴-《看图推拿按摩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③屈指点法。术者以食指或中指屈曲,以指背突起骨端着力于穴位点按。此法主要用于穴位较深、面积较大的部位,为强力点法。

    ④肘尖点法。术者屈曲肘关节,以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,压而点之或点而循之的方法。此法主要用于肌肉丰满的穴位或体形肥胖者,是重力点法。

    点法用力分为轻、中、重3种。

    轻点:其力轻而富有弹性,是一种较弱刺激的手法。偏于补的作用,多用于小儿、妇女、年老体弱及虚症患者。

    中点:其力界于轻重之间,中等刺激量,能调和营卫,疏通经络,补虚泻实。

    重点:是一种强刺激手法,偏于泻,主要用于青壮年,体格健壮,软组织丰厚部位。表现为实证者,有通经活络、消积破结,调和阴阳,点穴开筋,消肿止痛之功效。

    操作中切忌用暴力,而应由轻到重再到轻,柔中带刚,反复施力。

    (2)按压法:以单手或双手的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,按而压之,称按压法。

    ①操作与要领。拇指伸直,余指扶于施术部位之侧旁,或以四指握紧,拇指末节紧贴食指桡侧,以指端着力深按而抑制,缓慢移动,间断按压,压而不动,提则轻缓。压时拇指与被压部位呈45°~90°,操作时或以拇指端向上下、左右拨动(按拨法),或以拇指端转动。但拇指端不应在皮肤上滑动或移动。

    ②作用。疏通经络,活血止痛,扶助正气,镇静安神,驱风散寒,消除烦闷,舒展肌筋,放松肌肉,消除疲劳。

    (3)掐法:以指端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肤的手法,称掐法。

    ①操作与要领。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端甲缘,在施术的穴位上重按而掐之。用力轻重及节律依受术者年龄及病症虚实而定,酌情施术。本法是重刺激手法之一,取穴要准,不可掐破皮肤。主要用于治疗瘫痪,共济失调,头痛,感冒。急救时常用此法,如掐人中、涌泉。

    ②作用。开窍醒神,回阳救逆,祛风散寒,兴奋神经,温通经络。

    (4)拍打法:即术者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并拢,微屈曲,拇指靠近食指,掌心空虚,拍打时各指腹与大小鱼际接触被拍打部位的皮肤。

    本法是一种带震动性的中等刺激手法,以肘关节活动为中心,腕关节固定或微动,肩关节协调配合。拍打胸腹时,最好在深吸气后进行,拍打法用力与中点法用力相同。

    拍打法的作用是行气活血,疏通经络,健脾胃,壮肾。实证、虚证均可应用,可作为强身保健之法。

    (5)叩打法:分指腹叩打和指尖叩打。指腹叩打法手势同拍打法,即以五指腹接触皮肤;指尖叩打法是以五指微屈曲并齐,以指尖叩打施术部位,刺激面积大,作用同点法,多作为重手法。指腹叩打用力向前下方,为轻刺激手法。

    4.点穴疗法的补与泻

    点穴疗法的补与泻在治疗和保健中是至关重要的。

    补法是指术者将操作手在穴位上进行力度较弱、频率较缓的操作手法,使受术者有一种力量柔韧、含蓄、内在的感觉。

    泻法是术者将操作手在穴位上进行力度较强、频率较快的操作手法,使受术者有一种力量剧烈、表现通达的感觉。

    此外,还有许多补、泻手法,如循经补泻、时刻补泻等,因较复杂,不易掌握,这里不作介绍。

    5.点穴疗法的穴位和刺激线

    点穴疗法的作用部位主要是经穴,还有某些特定的刺激线。临床常用穴位有140多个,在这些穴位中一部分是针灸穴位,如百会、风池、大椎、肩井、太阳、俞穴、募穴,特定要穴、八会穴,八脉交会穴等,另一部分是阿是穴,还有经验穴等。
    第(2/3)页